跳到主要內容

靜脈留置針置入術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(OSCE攻略)

靜脈留置針置入術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(OSCE攻略)

簡單步驟
事前準備→物品準備→選血管→綁止血帶→消毒→入針→接點滴→整理

l   注意
1.         進門就是自我介紹、確認身分、洗手
2.         要做檢查就是洗手、拉門簾、請護理師

l   執行步驟
事前準備
1
自我介紹、確認病人身分、洗手
2
解釋目的及步驟
3
確認指引症及禁忌症
l   指引症
n   靜脈藥物注射
n   輸液
l   禁忌症
n   乳癌經過手術治療
n   區域性感染
n   動靜脈廔管
4
同理心(可能疼痛請忍耐及配合)
物品準備
5
準備物品如下
l   酒精棉片(alcohol pad)
l   止血帶(tourniquet, /ˈtʊrnɪkɪt// ˈtʊənɪkeɪ/)
l   靜脈留置針intravenous catheter
n   22G適合輸血以外的常規輸液,顏色為藍色
n   大量出血患者選用16~18G(灰色、白色、綠色)
n   G前面的數字越小軟管內徑越粗
l   T型毗連管(T-connect)
l   靜脈注射套組(intravenous set, IV set)與點滴
l   人工薄膜(tegaderm)
l   3M膠帶
資料來源https://reurl.cc/yZre0M
6
確認靜脈注射套組(IV set)與點滴
l   資料正確(日期、內容物)
l   處於關閉狀況
7
IV set與點滴裝上T-connect
連接時可以用酒精棉片消毒
連接後打開IV set使T-connect充滿液體
執行
8
注意病人隱私(請護理師陪同、拉起窗簾)
9
洗手、戴手套
10
選擇血管
l   宜選擇
n   觸診柔軟且富有彈性
n   較為直線的血管
l   不宜選擇
n   關節處
n   靜脈變硬
n   靜脈屈張
n   手術同側
n   患側
11
綁止血帶(tourniquet, /ˈtʊrnɪkɪt/)
l   穿刺處上方5-10公分
l   不宜綁>2分鐘
12
請病人握拳、拍打施打處使血管浮起
13
酒精棉片消毒
14
除去針尖保護套
15
請病人深呼吸並摒住呼吸
16
食指中指握住針兩側,食指位於針中間,但不要擋住回血處
針頭斜面朝上
入針角度30-40度刺入皮呼後轉為15
針頭朝向病人近端入針
17
回血時將硬針往前推一些後
右手食指推軟針到底
左手按住入針處前方1公分處
右手拔出硬針並丟入尖銳物品回收盒
18
右手鬆開止血帶
19
接上T-connect
20
貼上tegaderm
21
貼上3M膠帶(橫越IV catheterT-connect連接處,並將T-connect百成U字形,3M膠帶要橫越另一側的U字形邊)
22
打開IV set確認順暢
事後處理
23
衛教
l   不要拉點滴
l   點滴不順請告知護理師
l   注射處腫脹請告知護理師
24
洗手並正確丟棄物品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鼻胃管置入nasogastric tube insertion (OSCE攻略)

鼻胃管置入 nasogastric tube insertion (OSCE 攻略 ) 簡單步驟 : 解釋 →保護隱私→坐起身→準備工作→插入鼻胃管→確認位置→固定 l    指引症 :上消化道出血、預防吸入性肺炎、減壓、幫助進食 l    禁忌症:顱底骨折 (skull base fracture) 、顱底手術、頭頸部腫瘤、凝血功能異常、不能配合的病人 l    詳細步驟: 1.          自我介紹、確認身分、洗手、戴手套 2.          解釋置放原因及過程、請病人配合吞嚥 3.          解釋可能不適,例如鼻腔出血、噁心 4.          拉起簾子、請護理師陪同 5.          穿防護工具 u   看考場提供什麼工具,例如隔離衣 u   現實僅有戴手套口罩 6.         床頭搖高(順時鐘轉高,逆時鐘轉低) 7.          撕好固定用的膠帶 8.          將大針筒拉開、聽診器掛在脖子上準備 9.          測量鼻胃管插入長度 u   首先測量鼻子到耳垂的距離 ( 大約就是鼻子到鼻咽部的距離 ) u ...

動脈導管置放 arterial line placement

動脈導管置放    arterial line placement   l    備物 n    20 號針、酒精棉片、手套、 tagaderm 、貼紙 l    步驟 n    Allen’s test 測試 radial artery 及 ulnar artery 是否正常 n    擺位使手腕 overextension ,在手腕下方擺東西對此有幫助 n    找出血管位置 n    打開針的包裝至於旁邊 n    酒精棉片消毒皮膚表面及左手 n    左手再次確認血管博動 n    右手用拿筆的姿勢握住針, 30-45 度朝向身體近端入針,第一次下針的地方接近遠端較佳,這樣失敗時才能在近端繼續嘗試 n    回血時,將針降到 15 度 n    可以再向前推 1 mm ,因為回血的時候可能是針尖剛進入血管 n    用左手推軟管到底,理論上會十分順暢 n    左手壓住該動脈近端並拔出硬針,拔出硬針後血就不會從軟管流出 n    接上監控器械 n    注意三件事情 : 第一,紅圈內必須預留 2 mm 的軟管,在手從 overextension 恢復姿勢後才不會壓住皮膚 ; 第二,藍色箭頭處必須朝上,不能壓到皮膚以避免傷害 ; 第三,軟管必須朝向手臂中心 ( 也就是如果在 radial artery 就朝內放,如果在 ulnar artery 就朝外放 ) n    貼上 tegaderm 及貼紙固定

痰液培養sputum culture

痰液培養sputum culture 當收到一個懷疑肺炎的病人時,會用痰液培養來了解可能的致病菌,此時要注意一些重點: 第一: 評估痰液的品質及判斷可能的細菌種類 送痰液培養後,通常會一起做葛蘭氏染色(gram stain),如果結果顯示在低倍率視野(low-power field, LPF, 100X)下,上皮細胞(epithelial cells)<10個且多核型白血球(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, PMN) >25個,代表這個痰液品質良好,如果上皮細胞(epithelial cells)>25,就可能是口水而非痰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