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心肌梗塞之診斷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

心肌梗塞之診斷  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 

l   名詞定義

n   急性冠心症(acute coronary syndrome, ACS):用於說明一位病人有可能有或被確認為心肌缺血(myocardial ischemia),包含三種:ST上升型心肌梗塞(ST-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, STEMI) ST上升型心肌梗塞(non-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, NSTEMI)、不穩定心絞痛(unstable angina, UA)

n   心肌梗塞(MI):急性心肌損傷(acute myocardial injury) + 心肌酵素的上下變動且至少一個數值> 99th percent upper reference limit (URL) + 臨床證據顯示急性心肌缺血,至少包含以下其中一項:

u  心肌梗塞之症狀

u  心電圖(ECG)新的缺血性變化

u  出現病理性Q

u  具有顯示新的心肌停止或異常運動區域的影像證據,並且此區域與缺血病因相符

u  確認冠狀動脈血栓

n   ST上升型心肌梗塞(STEMI):具有典型的心肌酵素上升或下降,且至少一個數值> 99th percent upper reference limit (URL),加上ST段上升或新左束支阻斷(left bundle branch block, LBBB)

u  ST段上升之定義(無左心室肥大、左束支阻斷LBBB)

連續兩個導極(lead)有明確ST段上升,一般導極J-point上升≥0.1 mV(一格)V2V3的規定如下:小於40歲男性≥0.25 mV40歲以上男性≥0.2 mV(兩格)、女性≥0.15 mVV3RV4R的規定如下:小於30歲男性上升≥0.1 mV(一格)、其餘上升>0.05 mV(半格)

J-point的位置在QRST之間的交界處,找到J-point的方法如下圖,有些時候J-point並不明顯,可以利用同一張心電圖拉線去尋找,較為方便。



u  Sgarbossa criteria

用於判斷已有左束支阻斷(LBBB)之病人,判斷是否有ST段上升,≥3具有高特異度(98%)、低敏感度(20-36%),也就是,如果符合,高機率有ST段上升,但不符合不代表沒有,若使用modified Sgarbossa criteria,就不需要記分,只要發現就要高度懷疑。

項目

分數

QRS同方向之ST段上升≥0.1 mV(一格)

5

V1-V3中,任一導極ST段下降≥0.1 mV(一格)

3

QRS不同方向之ST段上升≥0.5 mV(五格)

ST上升量/S振幅≥0.25,會有更高的準確度,使用此法則不須記分。

2

u  心室起博(ventricular pacing)

常出現左束支阻斷(LBBB)的心電圖特徵,判斷標準為與QRS不同方向之ST段上升≥0.5 mV(五格)、與QRS同方向之ST段上升≥0.1 mV(一格)、在V1-V3中,任一導極ST段下降≥0.1 mV(一格),基本上和Sgarbossa criteria一模一樣

n   ST上升型急性冠心症(non-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, NSTACS):包含非ST上升型心肌梗塞 (NSTEMI)、不穩定心絞痛(UA),可能之心電圖(ECG)變化如下:

u  ST段下降

出現在同組群兩個導程上之水平或往下之ST下降≥0.05 mV(半格)(此定義根據uptodate,和下圖的高度有些不同)

如何幫助判斷ST段下降呢?可以選在R波後面一格當作S波的結束點(黑線所指),之後觀察之後的1.5格有什麼變化(藍線所指),以此判斷,以下分享網路上的圖




u  T波變化

出現在同組群兩個導程上之T波倒置≥0.1 mV(一格),及突出的R波或R/S>1

u  病理性Q

l   第一份心電圖並沒以明確Q波,但後來出現了

l   V2–V3Q≥0.02秒,或V2V3出現QS波,或在I, II, aVL, aVFQ≥0.03秒,深度≥0.01mV

l   Q波出現在V4-V6之同組群任何兩個導程(I, aVL, V6V4V6II, III, aVF)

n   ST上升型心肌梗塞 (NSTEMI):具有典型的心肌酵素上升或下降,且至少一個數值> 99th percent upper reference limit (URL),第一時間與不穩定心絞痛(UA)難以區分

n   不穩定心絞痛(UA):有急性冠心症(ACS)的症狀,但沒有心肌酵素變化,心電圖(ECG)上缺血性的變化則可有可無

l   Joint Task Force definitions

n   第一型:急性栓性冠狀動脈疾病(acute atherothrombo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)導致之心肌梗塞(MI),通常和脈粥狀硬化塊(atherosclerotic plaque)的破裂有關

n   第二型:與氧氣供需失調有關,可能與血管痙攣(vasospasm)、氧氣需求上升、冠狀動脈剝離(coronary dissection)有關,較常見於老人或女性

n   第三型:病人具有典型心肌梗塞(MI)之表徵,包含症狀及心電圖(ECG),但在死亡前並沒有血液檢體可證明此診斷

n   第四型a型: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(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, PCI)相關之心肌梗塞(MI)

n   第四型b型:支架血栓(stent/scaffold thrombosis)相關之心肌梗塞(MI)

n   第五型:冠狀動脈繞道手術(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, CAGB)之心肌梗塞(MI)

l   心絞痛之定義

n   一定是心絞痛:

會因為運動惡化之胸骨下不適,在肩膀、下頷、手臂內側具有輻射痛,且症狀在休息或服用nitroglycerin10分鐘之內緩解。

Substernal discomfort precipitated by exertion, with a typical radiation to the shoulder, jaw or inner aspect of the arm relieved by rest or nitroglycerin in less than 10 minutes.

n   可能是心絞痛:

具有心絞痛大多數之特徵,但並非完全典型

n   可能不是心絞痛:

症狀整體而言不典型,並不符合心絞痛之特徵

n   一定不是心絞痛

與運動無關之胸部疼痛,很明確與心臟無關且無法用nitroglycerin緩解

l   資料來源:

n   Uptodate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

n   Uptodate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bundle branch block or a paced rhythm

n   心肌梗塞之重新定義與臨床分類,內科學誌 2013241-11

n   Sgarbossa, E. B., Pinski, S. L., Barbagelata, A., Underwood, D. A., Gates, K. B., Topol, E. J., ... & Wagner, G. S. (1996).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evolv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left bundle-branch block.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334(8), 481-487.

n   警鐘想起():左支傳導阻滯的謬思,台灣急診醫學通訊第一卷第六期

n   https://litfl.com/j-point-ecg-library/

n   https://www.unm.edu/~lkravitz/EKG/stdepression.html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安眠藥之使用 Hypnotics

安眠藥之使用  Hypnotics   參考資料 : Schutte-Rodin, S., Broch, L., Buysse, D., Dorsey, C., & Sateia, M. (2008).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.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, 4(5), 487-504.   l    藥物治療 ( 從上到下依序使用 ) n    第一線 short/intermediate-acting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(BzRAs) or ramelteon 包含 zaleplon (Sonimax, 5-20 mg HS), zolpidem (Stilnox, immediate-release 5-10 mg HS, continue-release 6.25-12.5 mg HS), eszopiclone, triazolam( 短效 , Halicion, .125-0.5 mg HS), and temazepam ( 中效 , 7.5-30 mg HS) ,以上藥物效果都差不多,比起安慰劑對於入眠潜時 (sleep onset latency ,關燈到睡著 ) 、總睡眠時間 (total sleep time, TST) 、入睡後醒來的總時數 (wake after sleep onset, WASO) 皆有顯著幫助,但使用上要因人至宜,如下: u   zaleplon (Sonimax) 、 ramelteon :半衰期極短, sleep latency↓ 、 WASO 影響小、殘留鎮靜小 ( 比較,半衰期 zaleplon 1hr 、 zolpidem 2.5hr) u   eszopiclone 、 temazepam ( 中效 ) :半衰期較長,睡眠時間增長,較可能造成殘留鎮靜,但只有少數人會出現。 (temazepam 半衰期 8-15hr) u ...

低鈉血症 hyponatremia

低鈉血症 hyponatremia   /ˌhaɪponəˈtrimiə/ 重點要用水去思考 !!!!!!!!!!!!! 低鈉血症 hyponatremia   血鈉 <135 mEq/L 高滲透壓 hypertonic 等滲透壓 isotonic 285-295 mOsm/kg https://www.mdcalc.com/serum-osmolality-osmolarity 低滲透壓 hypotonic 有過多其他溶質時,例如葡萄糖。 高糖血症 (hyperglycemia) 時,血糖在 >100mg/dL 的前提下,每增加 100mg/dL 會導致血鈉下降 2.4mEq/L 。 https://www.mdcalc.com/sodium-correction-hyperglycemia 因為 高脂血症 (hyperlipidemia) 和 高蛋白血症 (hyperproteinemia) 產生的假性低鈉血症 (pseudohyponatremia) 。 l    三酸甘油脂 (triglyceride) 每增加 886 mg/dL 就會減少血鈉約 1 mEq/L ,其原因在血漿中水的比例將會因為三酸甘油脂降低,也就是同樣體積的血將會有較少的水,因此鈉也自然比較少 [1] 。 l    在 膽道阻塞或膽汁鬱積 (cholestasis, /ˌkoʊləˈsteɪsɪs /) 的時候,血液會有大量的脂蛋白 X (lipoprotein-X) 、膽固醇 (cholesterol, /kəˈlɛstəˌroʊl) ,一般來說血漿由 93% 水及 7% 蛋白質組成,當蛋白質的量增加,同體積的血漿中含水量下降,鈉的含量就跟著下降,導致低鈉血症 [2] [3] ,而脂蛋白 X 只會在沒有酯化的膽固醇和磷酯質回流至血液循環中才會產生,因此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(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) 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。 l    多發性骨...

皮膚病灶的形容 description of skin lesions

皮膚病灶的形容 description of skin lesions   圖片來源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Main_Page l    原發性皮膚病灶 的形容 n    平的 u   Macule 斑: < 1 公分之平坦病灶 u   Patch 斑塊: >1 公分之平坦病灶 n    突起的 u   Papule 丘疹: < 1 公分之突起病灶,可以摸得出來微微突起 u   Plaque 丘斑: >1 公分之平坦突起病灶,如高原一般 n    實質腫塊 u   Nodule 結節: < 1 公分之實質腫塊 u   Tumor 腫瘤: >1 公分之實質腫塊 n    水疱 u   Vesicle : < 1 公分之水疱 u   Bulla (/ˈbʊlə/, 複數 bullae) : >1 公分之水疱 n    Wheal 膨疹 : 浮腫性之突起,例如蕁麻疹   l    次發性皮膚病灶的形容 n    Scale 脫屑:由增厚角質層的脫落形成 n    Pustule 膿疱:內含有膿的水疱 n    Erosion 糜爛:深度僅達基底層的表皮缺損,無出血且不留疤痕 n    Ulcer 潰瘍:深度達真皮的缺損,癒合後多留下疤痕 n    Fissure 裂:皮膚現狀裂隙 n    Crust 結痂:乾燥的組織液、血、膿覆蓋在糜爛 (erosion) 或潰瘍 (ulcer) 的皮膚表面 n    Scar 疤痕:潰瘍痊癒後的纖維組織,並且由新生表皮覆蓋 n    Atrophy 萎縮:/ˈætrəfi/,皮膚較正常還薄的情況 n    Lich...